big_banner_eng-02
Home > Achievements > Media Coverings >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: Chinese character then and now 1 of 3
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: Chinese character then and now 1 of 3
22072016

漢字是世上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,也是現今唯一仍被廣泛使用的表意文字(相對印歐語系的表音文字,如英文、法文、印度文等)。埃及象形文字與西亞的楔形文字均於公元一世紀被棄用,而漢字至今仍有十多億人使用,不少歐美學生開始視漢語文為第二語文!

漢字的歷史可追溯至公元前二千多年的甲骨文,雖然現在只有少數專家懂,但認識一點點甲骨文可讓我們對一些字的發展有更多了解,同時對先民的生活和自然環境亦能有一鱗半爪的認識。

文字變化

龍.魚:甲骨文「龍」字象有角冠、張口蜷身之形,而左下方的「月」字,就是由那張血盆大口訛變而成,其實龍與月亮無關。甲骨文「魚」字象魚頭、身、鰭和尾全形,西周金文誤將魚尾分作四筆狀,故此篆隸沿誤將「魚尾」作為「灬」,實際上魚和火沒有半點關係。

蛇.它:「它」是「蛇」的本字,而「它」又為何會借作第三人稱代詞?原來上古時,大家問好會說「無它乎?」,即近來有沒有看到蛇。相信當時大多數人的居所均有蛇患,所以「有它」、「無它」成為人際慣常的詢問對象和話題,因此「它」慢慢成為第三人稱代詞。古時第三人稱代詞沒有男、女、物之分,「他」字在唐朝才出現,「她」字更晚至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才被創造出來。

豕.家:甲骨文「豕」字象側視的豬形,而「家」字就是室內圈養豬隻,這反映豬肉早在夏商年代已成為常用食材。科學家相信人類流感病毒是由古時豬流感病毒演化而成,中國和其他東亞人因有很長的養豬歷史,所以對流感的抵抗力較白人強得多(無抵抗力的古代東亞人極可能早死和無後代),所以歐美白人每年因流感致死的個案遠高於東亞區。

象.為:一般人以為中國只有雲南邊陲地區才有大象,其實中國古代不少地方都有象。甲骨文有「象」字,《詩經》和《呂氏春秋》均有提及象,河南省更以「豫」作簡稱,象的消失極可能是先民大量獵殺和生態破壞的後果;而「為」的甲骨文就是以手執大象,牽象使役勞動之意,以示有所作為。

龍昱雲_加拿大神召會嘉智中學老師
 
Address: 273 Wu Chui Road, Tuen Mun, N.T. Hong Kong   |   Tel: 2441 3818   Fax: 2404 8394  e-mail: [email protected] | Join Us
Copyright © 2024 PAOC Ka Chi Secondary School. 保留所有權利